汉瑞光学

Yunnan Hanrui Optical Co., Ltd.

户外基本知识和常识
一、我们所相信的:人与自然的平等与和谐相处;作为人的自由、独立、平等、互助 

二、我们的理念:安全 自助 环保 

1)安全 
户外活动具有天然危险性,请充分考虑个人的社会责任以及个人、家庭对可能的意外的承受力后审慎选择加入。充分的计划、合适的同伴、可靠的装备虽不能绝对避免但能有效地降低户外活动的风险。请根据自己的能力、经验选择合适的活动及合理控制活动强度,反对冒进,提倡学会理性放弃。 

2)环保 
户外运动需要通过对自然的索取来获得自我的愉悦,所以一个户外运动参与者首先需要心存感谢,并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环保的最新知识,把自己对自然的冲击降到最低,并用行为影响自己所接触到其他爱好者。 

3)自助 
在一个集体出行的团队里,自助的含义本身有两个:打理好自己的事;分担理应分担的部分公共事宜。作为一名合格的登山者,首先必须具备独立思考、自我照顾的能力,同时发扬协作精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人施以援手。 

3、安全登山守则 
如果您是第一次阅读本守则,建议您小声地一字一句念给自己;如果您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建议您每隔一段时间重温本守则。   
   
1)领队挑选:不要跟随没有责任感及缺乏经验的领队。   
2)新手人数:不要参加新手超过1/3以上的登山队伍去进行长距离或高难度的活动。   
3)队伍人数:除非事先准备充分和经验丰富,否则登山队伍的成员不得少于4人。   
   
4)行程计划:行程、计划须缜密完整,并让每位队员及留守人员彻底了解。   
5)饮食装备:登山时应有充足的饮水和食物及完整的装备,并有备份以应对意外情况。   
6)体能技能:平时多训练体能及技能,定期健康检查。   
7)学习提高:平时多阅读专业书籍、资料,随时吸收新知。   
   
8)充分重视:对于每一座山峰,都不可掉以轻心;不做能力不及或知识不及之事。   
9)通讯畅通:注意保持通讯工具畅通,随时向留守人员或家人报告行踪,储备应急电量直至活动结束。   
10)天气变化:活动前和进入山区后,随时注意气象数据及变化。   
11)个人资料:随身携带个人资料。   
   
12)队形保持:登山队伍不可拉的太长,经常保持前后呼应;下撤至少2人同行,避免单独行动,落单最容易发生意外。   
13)呼吸饮水:行进中应随时调整步伐及呼吸,不可忽快忽慢;喝水时不可狂饮,随时将水壸装满。   
14)沿路标识:登山时最好依循前人留下的路标辨别方向,或沿途标示记号;天黑后,切忌行走溪谷或陌生线路。   
15)迷路处理:迷路时应折回原路,或寻找避难处静待救援;除保持体力外,并安抚队员平稳情绪。   
   
16)身体变化:登山期间,应重视身体的变化,适时休息;如不适或受伤,应及时告知同伴。   
17)团队互助:登山应发扬团队精神,途中留意同伴情况,危险地段互相提醒或协助通过。   
18)意外处理:了解登山中潜在的危险及应对措施,如有意外发生,应保持冷静,设法与警方或留守人员联系。   
19)注意火种:小心用火,切勿乱丢烟蒂,避免引起山火。   
   
20)总结经验: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有助于自己和他人将来登山时的安全,必须认真实行。 

4、LNT七大原则 
Leave No Trace,现我们暂称为不留痕迹登山,Leave No Trace是户外活动的新观念,主要是当我们在户外活动时如何保护和减低对自然环境的冲撃,也是近几年及未来生态登山的主要宗旨。Leave No Trace的7大原则,就让我们齐来身体力行,为我们饱受破坏的山林环境出点绵力! 

1)事先筹备 
- 了解前往地的特殊规定。 
- 做坏天气、可能危险及紧急状况准备。 
- 避开尖峰时段。 
- 以小团队前往。分散大团体,四至六人一组。 
- 把垃圾量减至最低。 
- 用地图及指南针,避免人为信号:漆、石堆或路条。 

2)在坚实的地表行走与露营 
- 坚实的地包括步道、岩石、碎石地、干草或雪地。 
- 保护水源区,扎营离湖或河至少两百尺。 
- 找营地不是做营地,换营地更不必要。 
在密集使用区 
- 使用现存步道及营地 
- 以一列行走步道,即使湿地或泥泞地。 
- 营地范围尽量少,活动集中在无植物生态处。 
在未开发地区 
- 避免开发出营区或步道。 
- 避免使用刚被影响之处。 

3)处理废弃物 
- 背进来背出去。检视所经之处,把废弃物、食物残渣及纸屑都带出去。 
- 置排泄物的小洞必须六至八寸深,离水源、营地及步道至少两百尺。事毕掩埋并掩饰。 
- 卫生纸与其他卫生用品带出去。 
- 盥洗或洗碗时,提水到距河或湖两百尺出,不使用不可自然分解的洗洁剂。洗碗水滤渣后分散洒掉。 

4)发现的,留存原貌 
- 维护过去;不要碰触文化或历史遗迹。 
- 保持岩石、植物与其他自然物原貌。 
- 避免引进非本土的物种。 
- 不要打造建物、家俱或挖渠。 

5)让营火的影响减至最低 
- 营火对荒野的影响是永恒的。用炉煮食。用烛灯。 
- 在允许营火处,只在火圈处生火。 
- 生小火。只取地上,手可折的小树枝。 
- 烧成灰烬,浇到全熄,分散冷灰烬。 

6)尊重野生动物 
- 远观,勿尾随或靠近。 
- 绝不喂食,以免它们的健康受害、摄食习性改变、暴露行藏以及其他危险。 
- 切实收藏事物与垃圾,既保护野生动物也保护你。 
- 管束宠物,否则留它们在家。 
- 避开敏感时节:交配期、筑巢、育雏,或冬季。 

7)想想其他人 
- 尊重他人应享的游历品质。 
- 于礼,狭径相逢应避让。 
- 礼让负重游人,避到下坡侧等待。 
- 憩息或扎营时远离步道与其他游人。 
- 别让你的声音掩盖了大自然的声音。 

5、行前准备 
1)思想准备:自助精神、团队精神、正确的心态、安全的意识、吃苦耐劳的品格是一名合格登山者最基础的品质要求。 

2)身体准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充足的体能储备、良好的身体状态,是参加户外运动的基础条件,循次渐进,不要参加超出自己身体承受范围的活动,不要在户外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 

3)收集资料 
a.了解线路设置和行程规划 
b.了解领队能力和团队构成 
c.了解天气情况 
d.了解应急方案 
e.了解费用预算 

4)风险评估 
a.评估自己我是否有足够的体能、经验、能力及装备去参加此次活动 
b.评估领队的能力、行程的规划、线路的难度、团队的构成、天气的情况,是否是安全、合理的活动 

5)物资准备 
a.装备:合格的装备是安全出行的重要保证,请根据线路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装备。 
b.食品:根据行程计划,合理的搭配食品,做到卫生、足量、营养、方便、环保。 
c.饮水:根据线路情况、天气情况、补给情况决定携带的水量,不建议直接饮用野外生水。 
d.药品:请携带个人常用药品以防万一,作为领队应该携带急救药箱作为公用物资。 
e.应急物资:备好包底应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500ml的饮水,紧急备用粮、御寒衣物等。 

6、行进 
1)行走步法 
a.稳定重心,小步伐 
b.保持节奏,匀速缓行 
c.全脚掌,稳踏步 
d.上坡外八字,下行重后脚 
e.高台地,切莫跳 
f.合理利用登山杖 

2)队伍分工 
先锋队员:由队伍中能力、经验较强者担任,先锋队员必须选择正确、安全的行进线路,并且顾及队伍首尾呼应。一个一马当先却与后队拉开较长距离的先锋队员是不合格的。 
收队队员:由队伍中体力最强且耐心细致者担任,确保不遗漏任何队员,并且注意观察行进方向及队员状态,发现异常时应及时与领队沟通。 
协作队员:协助先锋队员进行线路判断、选择,指导队员通过危险路段,承担安全提示、关键点留守、分摊公用物资等工作内容。 

3)行走纪律 
a.保持队型紧凑,首尾呼应 
b.贯彻2人同行制度,严禁单独行动 
c.因故需脱离队伍,必须向领队报告,由领队进行安排 

7、意外的防范与应对 
1)暴雨 
a.行进中遇到暴雨,应根据行进的路段、雨势的大小以及队员的身体状况迅速决定继续行进或避雨。继续行进时,应更加注意辨别方向,必要时使用安全绳,确保进行安全;避雨时,应注意保暖,防雷击,防山洪。 
b.露营时遇到暴雨,应根据周围地形和雨势大小决定是否转移营地。同时对帐篷进行加固,挖好排水沟,并安排轮流外出值班;同时将多余物品整理好收入背包中,准备随时撤离,一旦发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危险存在,马上撤离帐篷。 

2)山洪 
a.除非是有准备的溯溪活动,否则不要沿溪涧河道远足; 
b.夏天雨季或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 
c. 在峡谷溪谷中,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往两岸高地走,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尽量避开最易聚水的长沟或河床以下的平坦延伸地带 
d.发现流水湍急,混浊及夹杂沙泥腐烂树木的时候,是山洪暴发之先兆。 
e.山洪来临后,应先选择高大的树顶作为避难所,必要时应弃装向高处转移。 
f.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里,应拼命抓住自己的背包(背包可充当救生圈),或者抓住随山洪冲来的大树木,或抓紧岸边的石块,树干或藤蔓,设法爬回岸边或等候同伴救援。 

3)雷电 
a.如果天气预报有雷暴雨,不要在狭窄的山谷或溪谷、以及高而空旷的地区活动。 
b.在野外遇到雷电时,应将身上的一切金属物拿下放在背包中,穿上雨衣以避免淋湿,切勿打手机,避免走进被淋湿或已经有水的地方。 
c.较好的防护场所就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如果是在海岸线,可躲在有许多小石头的地方半蹲下来。如果有大石头,可躲在与大石同高的距离内,但勿贴着大石头。如果是在空旷的山谷或者草原上,只能找低洼地蹲下来,要尽量采取低姿势,双脚并拢,手放膝盖上,身向前屈,不要躺下。 

4)中暑 
a.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避免在酷热高温下进行长时间活动。 
b.穿着能散热的合适衣服,行进时可用水把帽子浸湿,进行适当头部降温,在阴凉的地方行走时,及时把帽子去掉进行散热。 
c.注意行走节奏,避免过度疲劳。及时补充水分、盐份、电解质。 
d.选择通风阴凉的休息点,休息的时候要卸下背包,取下帽子,解开衣袖和领口纽扣,挽高袖子、裤子,加快散热。 
e.中暑的先兆阶段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多汗、恶心、四肢无力、脉搏加快。轻度中暑则为注意力不集中、意识迷糊、动作不协调、体温可达38度以上、面色潮红、大量出汗,如不加以控制会转为重度中暑危及生命。 
f.如发现中暑现象,须将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物散热、多次喝水或电解质饮料。把患者的双脚抬高,在头部适当位置涂抹清凉油或风油精,口服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患者清醒后,视恢复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行程,或由专人陪同,及时送往医院。 

5)缺水 
a.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每次100毫升为宜。饮水过多,大量水分进入血液中,使血量增加,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人体的渗透压降低,影响水代谢,使水分吸收速度变慢,再者,喝多排多,使得大量盐分流失,破坏血液中盐平衡,很容易增加身体的疲劳感,引起肌肉痉挛。 
b.补充了盐、葡萄糖和维生素,使体内水盐代谢平衡。每1000毫升的凉开水中,加入食盐4克,葡萄糖100克和橙汁150毫升。 
c.剧烈运动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饮,使肠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缩,使胃部痉挛,胃痛,长期如此,会导致慢性胃病;再者,剧烈运动时,咽喉毛细血管出于扩张状态,突然受凉刺激,容易引起喉部发炎、咳嗽症状。 

6)失温 
a.避免身体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户外运动时注意避风、避雨,合理着装并备有御寒衣物,根据情况及时增减或更换衣物。 
b.失温的症状主要为:感觉寒冷、四肢冰冷、持续发抖、面色苍白。如继续发展则表现为记忆减退、语言不清、反映迟钝、肌肉不受控制。严重的失温会导致失去理智或性情大变、脉搏减缓,最后失去意识。 
c.如发现失温现象,应保持体力,停止活动或者紧急扎营。脱离低温环境,及时脱下寒湿衣物,更换保暖衣物。让患者保持清醒,不断进食高热量食物。切勿喝酒或按摩四肢。必要时往睡袋里放热水瓶或者利用施救者体温传导协助患者重获体温。 

7)出血 
a. 指压止血: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压住动脉,可临时止血,多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出血。 
b.加压包扎止血: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布带扎紧。但疑有骨折或伤口有异物时不宜用此法。 
c.止血带止血:用橡皮或布条缠绕扎紧伤口近心端肌肉多的部位,其松紧以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或伤口稍微滴血为宜,过松无止血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损害神经,造成肢体坏死。上止血带时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要用毛巾、布块作垫。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要在明显部位标明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一小时放松l-3分钟,改为指压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此法适用于不能用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 

8)扭伤 
a.手指扭伤:立即停止运动。首先是冷敷,最好用冰,可用水代替。将手指泡在水中冷敷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再用胶布把手指固定在伸指位置。 
b.足踝扭伤:扭伤后不可使劲揉搓、热敷、强迫活动。受伤早期宜冷敷,以减少局部血肿;在出血停止以后再热敷,可加速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一般而言,受伤24小时后可热敷、局部按摩、外用跌打酒药,然后将患肢提高,可促使伤肢血液回流,减少肿胀,并用绷带加压包扎。如果活动时足踝有剧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疼在骨头上,扭伤时有声响,伤后迅速肿胀等,是骨折的表现,应马上到医院诊治。 

9)脱离团队 
在野外,脱离团队是非常危险的。万一离队时,如果确信自己可以继续走到目的地。就要继续前进,直到和队友会合,如果体能有限或过分恐慌,应先留在原地,再想办法回到团体行进的路线或上一次的宿营地寻找避难所,等待队友救援。领队应随时注意清点人数,一旦发现有人离队未归,应马上安排整个团队或在原地等待或派人搜寻。 

10)迷失方向 
a.迷路时,绝不可慌乱而到处乱走,这样只会更加迷失方向。首先,必须安静下来。休息一会儿。然后,尽量找回自己有信心找到的地点。沿途要做好标记。并在本子上记录这些标记的所在位置。 
b.要避免再一次迷路,回到自己有信心的地点后,再一次先择方向进行尝试。在沿途做好标记,并注意观察周围的地形、地貌或自然物的情况,直到找到正确的方向,并在适当时候发出求救信号。 

8、求救方法 
1)最重要是保持冷静。 

2)判断凭自身的能力是否可以自救,要尽可能离开所处的危险境地,以防意外的再次发生。对伤病等要及时用药、包扎处理,把伤害减小。找到安全的地方休息或隐蔽。如能自行返回,最安全的办法是“走回头路”,即顺来时的路返回。如不能自行返回或处理意外,则要寻求救援。 

3)利用工具或其他方式,尽量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 

4)利用已有的通讯器材如手机、无线电向外界求救等,如没有器材或联络不通,则应派人寻求救援。在可能情况下,应安排至少一名队友陪伴及照料伤者,外出求援人员至少两人结伴同行往求救。 

5)在不能派出人员的情况下,则应利用一切手段告知外界,如利用小镜子或反光物向外发出信号、在空旷处用可能利用的材料摆设求救标志、白天的烟(要谨防失火)和夜间的灯光信号都是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在等待救援时要采取自救措施。检查食物和饮水,合理分配使用;在安全、避风的地点搭建休息甚至过夜的设施等。 

9、山难求生守则 
1)冷静镇定                                   
a.慎谋对策及施行步骤 
b.避免错误,预防二次山难 

2)避开风雨雪,寻求掩蔽                                                         
a.保护、保暖防止伤病恶化   
b.保留体力及安定 
   
3)队员不可分散                             
a.激发患难互助合作精神                         
b.振作士气协调分配工作 
                         
4)装备及粮食不可抛弃 
a.充分利用所有资源 
b.集中管制,有计划统一处理应用 

5)寻求救援 
a.以两人为一组下山求援为佳 
b.必须明确、安全、快速地求救,并做山难求援报告书,以使驰援者能充分掌握状况。 

6)或者原地待援 
a.避免伤病患者情况恶化 
b.四周做明显求救标志及发出求救信号 
c.缓慢有计划地向山下移动,并维持以上两点作法 

10、野外急救守则 
1)确定及确保救援者与伤患均无进一步的危险,如情况危急,迅速联系外界,寻求专业医疗救援。 

2)除非身处危险地区,否则尽量不要移动伤患。 

3)镇定自己,迅速检查伤患,评估并决定急救的优先顺序。 
a.如有大量出血,立刻止血。   
b.如呼吸停止,快吹四口气,施行人工呼吸。 
c.如心跳停止,立即展开心肺复苏术。   
d.处理休克,垫高下肢与保暖。   
e,处理其它伤害(外表创伤、骨折、中毒、烧烫伤等)。 

4)移动患者到避风保暖的帐篷、房屋或天然避风处,防止伤害加重。 

5)采取正确的姿势安置病患。 
a.头及胸部受伤,若为横伤,可采取仰卧曲膝的姿势,若为直伤, 则应采取仰卧平躺的姿势。   
b.对于意识不清但呼吸正常者,可采取复苏姿势,平卧,把头偏向一侧,导出呕吐物 。 
c.休克患者,应使其平躺,并垫高下肢20~30公分。   

6)对于意识不清、疑有内伤、头部严重受损、腹部贯穿等可能需要全身麻醉的伤者,不可给予食物或饮料,并需以最短的时间及安全的方式送医处理。 

7)考虑安全撤离的方式与路线及求援的方法。 

8)随时安慰、鼓励伤者,以减轻其恐惧及焦虑。 

9)由于山区送医较困难,途中应严密观察伤者的变化。 

10)如下山路途遥远或移动伤者困难,可派两人先行下山求援,或以无线对讲机向外求救。应详细说明求援地点(明显的目标)、伤患状况及已做的急救处理,使救援工作能发挥积极效果。